如何购买合适的手机?
大多数国际流行的手机只支持这三种标准(GSM/WCDMA/FDD)。所以,如果你是电信用户,选择的范围一般只有三网版授权定制机、美版或日版电信,以及以推广三网品牌为主的中国银行手机,比如努比亚。
下面,我们来看看手机达人必备的常识。
手机试听
关键词:价格。
结论:根据实际需求,选择准确的定价范围。
大海无边无际。其实选机最大的困难是从哪里入手。当然,以身边人为例,我们通常从“价格”方面入手。看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,如果你不是手机控制器,大部分1500元(上下浮动500元)的主流授权产品,都能在良好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满足你的日常应用需求;200元左右,可以在大范围内选择性能均衡优秀的产品(去年上市的旗舰值得拥有);至于想体验一些特色功能的旗舰机,价格应该在3000以上。因此,根据需要选择机器,不要盲目跟随价格。
关键词:2:渠道。
结论:网络品牌手机兼具性价比和购买安全性。
如果说价格离不开渠道,就拿上一段的授权产品来说吧。国际品牌和传统线下实体手机品牌必须保持线下销售渠道,所以价格一定要人为抬高。至于网络,在没有秘密的地方,所谓的“互联网品牌手机”不仅可以提供有保证的保修,而且在性价比上也有更好的表现。在这方面,“小米、魅族、努比亚、荣耀、一加、IUNI”的手机其实都很不错。同时,这些“互联网手机”也比传统的正版手机便宜。基本上1000年就能买到实用的,2000年就能买到综合性能优秀的。200可以买一个顶级的。
关键词3:
结语:相比三大渠道,网络品牌手机最“贴近百姓”。
这个问题其实是渠道的延伸,但是因为这个部分太复杂,所以要单独列出来。长期以来,“无税无汇率差”让手机享受到了最高的“性价比”。但是,由于缺乏监管,市场也是最没有质量保证的。其中,配件翻新更换等事件的频繁曝光也让人感到无奈。所以对于小白用户来说,不直接建议买淘宝。如果相对可靠的话,“华强北商城”“吉峰认证商户”“威峰认证商户”的可信度会更高。
关键词:网络标准。
结论:电信移动用户选择少,努比亚手机和日美版可以三网合一。
知道价格,知道什么样的渠道适合你,才锁定目标。还是想了解一下网络标准,毕竟笔者身边有很多案例都选择了一个模式,但是他们很失望,因为他们是电信用户。目前国内用户可选运营商有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。它们对应的3G、3G和4G网络分别是联通(GSM/WCDMA/FDD- LTE)、移动(GSM/TD-SCDMA/TD-LTE)和电信(CDMA/CDMA 2000/FDD-LTE)。
另一方面,现实中大多数国际手机只支持三大标准(GSM/WCDMA/FDD)。所以,如果你是电信用户,选择的范围一般只有三网版授权定制机、美版或日版电信,以及以推广三网品牌为主的中国银行手机,如努比亚;但是,如果移动用户想使用移动3G和4G,在大多数情况下,似乎只能选择购买中国移动银行定制机。
关键词:系统。
结语:安卓苹果在取长补短方面日趋完善,WP依然是小众。
其实关于三大智能手机系统的争论从未停止过,主要原因是三大系统各有特点。然而,到了2014年,安卓和iOS的差距越来越小。其中,安卓通过硬件和系统升级,逐渐解决了系统硬件响应差、兼容性差的问题。苹果已经解决了通知中心和软件同步之间的障碍。所以两者在体验上差别不大,剩下的选择都需要回到用户的“眼中”。另一方面,WP手机,因为用户数量少造成的计时问题,有所改善,但与前两者仍有差距。
如果仔细阅读以上部分,应该对“应该买什么价位的手机”和“应该去哪里买手机”有一定的了解。至于“参数卖点满天飞,不知道好用不好用”的手机,如何通过参数选择真正好的手机?我们还得看第二页。
手机参数的几个误区:
误区一:屏幕尺寸=身体尺寸。
结论一:屏幕尺寸和机身尺寸没有必然联系。
典型:大屏幕占魅族MX。
正常情况下,很多人会说:“我想要一个5英寸屏幕,单手操作的手机。”其实很多人在买手机之前都会有一个“想买多大”的大致印象。然而,在大多数情况下,“屏幕和身体大小”之间存在比例关系,但其他因素极大地限制了这一说法的准确性:33,354个屏幕和狭窄的边框。
屏占比是指屏幕面积与整机面积的比例,用简单公式来解读:屏占比=屏幕面积/整机面积。其实也就是在窄边框的基础上再尽量缩小上下边框。这种做法的效果除了减小机身体积外,同时还能给视觉带来极大冲击,如果不理解。那就脑补一下手机正面只有显示屏的效果吧。同时作为提升屏占比的手段之一,窄边框这个词也逐渐热了起来。如果你拿出两年前的低端智能机那5mm左右的黑边框和如今2mm左右的屏幕边框对比,你就能深刻理解各种深味了。所以对于扩大屏幕的同时减小机身尺寸,窄边框做了很大的贡献。综上所述,种种结果造成有的机器5.5英寸屏照样单手可操作。有的机器5寸屏单手用起来很难受,差异还是很明显的。所以如果您想了解手机是否单手可控,还是要看机身最终的三围,当然由于细节处理的影响,可能最好的体现方式还是上手一下。
误区2:屏幕分辨率越高,视觉效果越好
结论2:屏幕材质、PPI、“是否全贴合屏幕”才是主要决定因素
正面典型:最佳安卓屏幕手机 HTC M8
不得不说,随着苹果所谓视网膜屏幕概念的普及,用来表示分辨率的指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,然而究竟所谓720P以及1080P甚至2K是不是衡量 屏幕好坏 的标准,那就得另说了。其实所谓720P就是指1280×720的分辨率级别,然而同样的分辨率,放在4英寸屏上就清晰细腻,放到6英寸屏上就肯定惨不忍 睹。所以要想看屏幕细腻度,最重要的因素是屏幕PPI。
PPI为Pixels per inch,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(Pixel)数目,一般解释为像素的密度。说白了就是所谓分辨率的最终指示标准,数值越大细腻度越高。一般您百度“想要的 机型 PPI”就能很快找到这一数值。同时,仅以目前的硬件水平看,300以上到400左右的PPI视觉效果都是很不错的;而所谓2K级别屏幕,由于像素密度过 高,造成了诸如:人眼识别度不高、耗电大、成本高等问题,目前并不是特别适合用于手机,诸位购买的时候也要多多注意。
除了细腻程度,屏幕的色彩和贴合程度,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手机屏幕的色彩表现能力。不过这方面手机屏幕材质众多,原理不一,各位一般只要选用全贴合的技术并搭配IPS。Super Amoled等屏幕,显示效果还是大体上OK的。
误区3:CPU核数越高 性能越好
结论3:CPU受架构和工艺制程影响,性能表现也需要RAM和优化功能工程
既然是智能手机,那么性能也一定和电脑一样要看CPU,因此一场轰轰烈的“CPU核数之战”打了无数年。不过同样也是和电脑一样,CPU核数和性能其实没什么影响,这点在电脑选购时同样适用。
统观手机CPU市场,大体上活跃的不过高通、猎户座、联发科、英伟达几家。每个品牌又拥有不同的价位线,比如高通的高端骁龙800、低端的骁龙400. 中端的骁龙600;联发科主推的中低端四核、八核。如果仅以核心数来看,联发科很显然是最好的,但是“一分钱一分货”,很显然高通800的四核是目前性能 水平最高的。由此深究,其实抛开核心数,架构、缓存、带宽,以及独立的GPU才是影响性能的核心因素。其中仅仅是一个二级缓存公用和总线带宽问题就能让性 能差出不少,所以核心数实在没什么参考价值。
同样,抛开CPU本身表现不谈,RAM的表现和系统本身的优化同样重要。毕竟对于现在的安卓是偶记来说,多任务处理都极其的依赖RAM。而系统优化的程度又决定了手机对于硬件的利用率,两者相辅相成。
看到这里恐怕不少用户就嘀咕了,总不能还要深入学习硬件知识才能买个手机吧。关于这一点,其实各位也不用担心。一般来说,各位只要在同价位中选 择2GB RAM的产品;保证手机在四核以上,这样的配置基本嫩流畅性是能够有保障的。而旗舰机型到底使用了高通800、高通801、还是猎户座,其实目前真没有什 么应用能来开他们之间太大的体验区别,各位选个其他方面喜欢的就好。
误区4:手机拍照像素越高越好
结论4:拍照差异由多方面影响 最终要拿样张来说话
正面典型:手机拍照标杆 iPhone 5S
虽然一直知道像素和成像结果没什么必然联系,但是“怎样的硬件才算拍照好”却至今没有准确答案。事实上,决定像素的根本因素是感光元件的尺寸大 小。感光元件相当于光线进入手机后的“光线接收器”,这一原件面积越大,就能记录更为详细地光源信息。而这样一来这块材质面积的大小,就成了决定拍照水平的基本要素之一。也因此,对比单反类产品大大“体格”,小巧的手机注定在短期内无法将拍照质量进行大幅提升。
而在同样的感光元面积下,如果减少像素点的数量,转而提升每个像素的质量其实同样可以达到提升成像效果的作用。因此说像素数其实并不是决定拍照效果的主要因素,也就是苹果800万像素,HTC 400万像素,照样秒杀低端1300万像素的原因之一。
除此以外光圈大小、光学镜片数,这些分别决定浅景效果和光晕成都的数据都由镜头本身来决定。所以手机厂商选取的镜头原件也很重要。而说了这么 多,再考虑到算法优化引起的拍照巨大差异,只是为了告诉大家,选拍照手机,绝对不能看像素数。最好在评测中多看样张,或者实际体验一下再做决定。